金秋送爽,丹桂飘香。随着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闭幕,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再次吹响。工程公司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紧扣全会“高质量发展”主题,积极探索监督实践路径。继续开发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数字纪检监督,积极响应数字中国建设的号召,推动监督工作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升级。工程公司将纪检监督深度融入数字化管理系统,为工程建设领域的廉政建设注入新动能,以实际行动践行“科技赋能,廉洁护航”的承诺。

进度监督数字化,破解“虚报冒领”难题
黄勐项目突破传统纪检监督依赖纸质报表的模式,在自主研发的软件中开发了“进度可视化监管模块”,实现工程节点的全流程可追溯、全体系可统览,使纪检监督工作告别“盲人摸象”的困境。具体措施:一是建立三级进度台账体系,将项目分解为6个分部工程、37个分项工程,明确每个节点的工程量台账、总量控制、完成内容及剩余目标,并通过手机等移动端便捷录入功能,确保进度数据与现场施工实际同步。二是自研物资与进度核验对比算法,通过进度数据与物资进出数据自动比对,精准核查现场工程量。若物资进出数据与进度数据偏差超过15%,系统立即触发红色预警。三是自研工人数与进度核验对比算法,通过进度数据与工人进场数据自动比对,精准核查利用工人工资套取项目资金情况。截至目前,累计登记农民工信息554次,系统自动核查虚假工人登记并发出警告31条,人工事后确认属实31条,虚假登记警告正确率达100%。通过该数据比对方法,2025年减少利用农民工工资套取项目资金行为计100余万元。四是推行进度平台公开,在平台公告栏及软件移动端设置“进度公示”板块,公司全体职工可实时查询各工序的完成情况及材料消耗情况,形成“群众监督+技术核验”的双重防线。

物资监督数字化,遏制“跑冒滴漏”现象
针对交通工程物资采购量大、种类繁杂、流转环节多的特点,公司纪检监察融入“物资全链条管理模块”,实现从“申请—发货—入库—领用—清点”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水泥、地材等主要建材的现场需求申请、供应商溯源、发货地、入库时间、入库数量、领用时间、领用数量及领用人等信息均实现全过程留痕记录。
在库存管理方面,纪检部门通过设置领用超限预警和领用异常预警功能,压实管理责任、实现全程可溯、动态预警,有效杜绝物资无故流失和人为浪费现象。同时,该系统显著提升了物资周转效率,减少库存积压。截至10月底,项目物资周转率提升15%,库存积压减少30%。

劳务监督数字化,筑牢“群众防腐”体系
农民工工资支付问题及聚焦群众身边不正之风问题,始终是工程公司纪检工作的重点。通过将纪检监督融入劳务管理软件,整合“实名制管理、人员考勤、工资核算”三大功能,全面落实云南省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分类动态管理要求。
具体措施:一是实行“一人一卡一档案”的实名制电子登记管理。农民工进场时通过人脸采集完成信息录入,建立包含身份证、银行卡、劳动合同等信息的完整电子档案,确保“人证相符、岗证对应”。截至目前,累计登记农民工信息554次,有效建档523条,档案完善率达100%。虚假登记自动核查警告31条,告警错误率0%。二是推行“多维度智能考勤”模式,结合手机端考勤、班组签到等数据自动生成考勤记录。现场管理人员可通过手机端实时查询工人进场信息及特殊工种等用工数据,实现全流程线上闭环管理。三是手机端增设“维权直达”板块,链接公司纪检举报通道。农民工可通过手机“扫一扫”功能,随时反映欠薪、用工歧视等问题,形成“诉求受理—线上核查—限时反馈”的快速响应机制。四是开发“随手拍”群众问题线索手机端程序,畅通举报渠道。举报内容直达公司电子举报信箱,职工可匿名上传相关问题线索,减少人为干预,成为“技术赋能监督”的成功实践。

科技创新赋能廉洁建设新征程
工程公司以自主研发为契机,组建专业数据团队,为公司管理数据整合及大数据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公司将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持续推进科技创新与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度融合,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建设交通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