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云南交发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廉政文化宣传第35期

文章来源:
工程公司
发布时间:
2025-11-19 17:12:42
【字体:

在当前企业改革发展持续深化的新形势下,作风建设始终是必须常抓不懈的重要课题。工程公司党总支持续强化监督执纪,清醒认识到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并未绝迹,个别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仍需高度警惕。

一、认清“两风”之形,明辨其质

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六种14点表现:

(一)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包括2点表现)

1.违规收送名贵特产类礼品;

2.违规收送礼金和其他礼品。

 

 

(二)违规吃喝(包括2点表现)

1.违规公款吃喝;

2.违规接受管理和服务对象等宴请。

(三)违规操办婚丧喜庆饮宴

(四)违规发放津贴补贴或者福利

(五)公款旅游以及违规接受管理和服务对象等安排的旅游活动

 

 

(六)其他(包括7点表现)

1.违规配备和使用公车;

2.楼堂馆所问题;

3.提供或接受超标准接待;

 

 

4.组织或者参加用公款支付的高消费娱乐健身等活动;

5.接受或者提供可能影响正常执行公务的健身、娱乐等活动;

6.违规出入私人会所;

7.领导干部住房违规等。

“享乐主义”与“奢靡之风”并非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潜藏于日常言行中的作风隐患,两者互为表里,形影相随。享乐主义根源在于“安逸”,表现为精神懈怠、贪图安逸,如下工地怕苦怕累,习惯“遥控指挥”,工作拈轻怕重,遇事推诿拖延,追求“轻松自在”的工作状态等,这种思想一旦滋生,便如春草萌发,悄然侵蚀奋斗意志。奢靡之风则是享乐主义外化于行的具体表现,是一种铺张浪费、讲排场比阔气的作风,如普通工作接待动辄山珍海味、名酒轮转;技术交流会刻意安排在风景名胜区的高档酒店;借节日慰问之名违规发放购物卡、高档礼品等。这些行为看似“人情往来”,实则是对公共资源的挥霍,对纪律规矩的漠视。

二、深知典型之害,铭“纪”于心

自古以来,筑路者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坚韧,凿山开道、遇水架桥,用脚步丈量大地,用汗水浇筑通途。从秦驰道的规整恢宏,到蜀道“五丁开山”的壮烈传说,再到茶马古道上的马蹄声声,中华民族对“路”的执着追求,不仅体现在物理空间的贯通,更蕴含着克己奉公、利济天下的精神传承。作为新时代的公路建设者,手握现代机械设备,肩负时代重托,所修之“路”已非昔日可比。但越是路宽桥高,越要警惕思想上的“窄道”和“险坡”。在项目建设提速、管理日趋规范的今天,享乐主义与奢靡之风仍如细雨湿衣、无声易染,悄然侵蚀着他们筋骨与灵魂。

典型案例警示:

案例一:某公路养护中心主任张某,长期以“工作辛苦”为由,驾驶单位公务用车上下班、接送子女上学,节假日多次驾车回老家探亲。被查处时竟辩称“车辆闲置也是浪费”。这种行为表面上是“提高车辆使用率”,实则是典型的享乐主义表现,严重违反了公务用车管理规定。

案例二:某交通投资公司项目部负责人刘某,在负责一项重点公路项目期间,多次接受施工方在高档私人会所的宴请,饮用高档酒水。相关费用以“项目协调费”名义报销。刘某以“行业惯例”“促进工作”为由开脱,殊不知已逾越纪律红线,最终受到党纪处分。这正是奢靡之风的典型表现,将公权与私利捆绑,把公共资源用于个人享乐。

案例三:某建工集团项目组在组织技术交流会时,刻意将会议地点安排在著名风景区的五星级酒店,会议半天,其余时间默许参会人员自由活动、游览景点,相关费用均由项目经费列支。这种“以公谋私、变相旅游”的行为,是享乐主义与奢靡之风交织的产物,把公务活动异化为福利享受,造成恶劣影响。

这些发生在行业内部的案例警示我们,不正之风往往从小节开始,一次宴请、一次公车私用,一次变相旅游,都是在为不正之风打开缺口,就可能从“小节”失守走向“大节”不保。因此,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行为的硬性规定务必牢记。

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行为的纪律规定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五十条规定:“生活奢靡、铺张浪费、贪图享乐、追求低级趣味,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党章明确规定,党员有“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义务,要“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带头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倡共产主义道德。”《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第三条规定:“坚持尚俭戒奢,艰苦朴素,勤俭节约。”

节俭朴素,力戒奢靡,是党的传家宝,共产党员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党员、干部的生活作风和生活情趣,不仅关系着本人的品格和形象,更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对大众生活情趣的培养、对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很强的示范、引导和促进作用。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仅要体现在工作和学习中,也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带头营造和维护社会新风尚,塑造党员队伍的良好形象。

三、坚持四个“紧密结合”,践行于行

当前,工程公司正处于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组织架构调整已进入实质性运行,管理权限下沉、项目自主权扩大,多个重点公路项目正同步推进、全面提速。越是改革发力、项目冲锋的时候,越要警惕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抬头。我们必须立足当前“架构重组、权责重塑、节奏加快”的实际,坚持四个“紧密结合”,持续深化纠治“四风”:

坚持与改革进程紧密结合。架构重组过程中,部分岗位管理权限上收、资源调配自主性增强,个别岗位成了“热点”,必须清醒认识到,权力是责任,不是待遇;岗位是平台,不是“福利”。要坚决防止个别人员借“项目协调”之名,搞超标准接待、频繁宴请;借“工作便利”之名,公车私用、私车公养等现象发生。必须把作风建设嵌入改革全过程,做到“岗位调整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纪律要求就延伸到哪里”。

坚持与项目推进紧密结合。当前多个项目进入施工高峰期,抢工期、赶节点成为常态,但越是“抢”,越不能“乱”。必须坚决纠正“工程进度更重要,其他流程能靠后”的错误观念。要树立“程序合规也是进度”的理念,把规范操作作为项目管理的基本要求。项目负责人要带头守规矩、讲程序,做到“进度再急,底线不破;任务再重,纪律不松”,把“阳光工程”“廉洁项目”建在实处。

坚持与专项检查紧密结合。前段时间开展的费用报销、招标采购、劳务用工等专项检查,是针对当前管理中最易出问题、群众最关切的环节打出的“组合拳”,深入剖析发现的问题才能意识到不良作风正不断发酵。必须坚持“查改治建”一体推进,把问题整改与制度优化结合起来,通过专项整治推动程序“再规范”、流程“再设计”,把漏洞堵住、把风险管住。

坚持与一线监督紧密结合。公司项目分散、链条长、现场管理独立性强,廉洁风险易在滋生。纠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不能只靠“文件传文件”“会议压会议”,必须让监督力量真正下沉到工地、延伸到班组、覆盖到关键环节。要推动纪检力量“走下去”,在项目驻地设立监督员把监督触角延伸到拌合站旁、驻地食堂中,同时发动群众“参与进来”,依托信息化“管起来”,及时预警苗头性问题。

改革如施工,容不得“虚土”;作风如路基,必须层层压实。当前公司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期,任何一丝松懈都可能影响全局。让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要求贯穿于生产经营和企业管理全过程,把纠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与深化改革、项目推进、管理提升紧密结合起来,在钢筋水泥间筑牢廉洁堤坝,在沥青路面上镌刻清风正气,以坚韧为镜、以敬畏之心对待权力,以“一尘不染”的清廉之志守护初心,既铺就通往民心的康庄大道,也走出稳企业发展的长远之路。

打印页面 | 分享到: